首页 | 新闻动态 | 生平介绍 | 媒体报道 | 悼念文章 | 先进事迹 | 社会影响 | 影像回顾 
   
当前位置: 专题新闻网 >> 张西蕾网上纪念馆 >> 先进事迹 >> 正文
 

张西蕾

2020/02/23  点击:

              

 

张西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张太雷的女儿,1927年张太雷领导广州起义牺牲时她刚满5岁。她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是在贫困和动荡不安中度过的。父亲牺牲后,一家人本来就清贫的生活因突然失去唯一的生活来源几乎陷入绝境,她们姐弟3人和瘫痪在床的祖母,靠着母亲陆静华惊人的坚强,白天去有钱人家帮佣,晚上做针线、手工的微薄收入艰难度日。母亲为了实现父亲的嘱托,一面拼命干活,一面四处想办法、求人说情,最终以“每学期考试成绩进入前3名免收学费”为条件,先后把他们三个孩子送进了学校。张西蕾凭着自己的勤奋,以优异的成绩读到高中,受到初步的中等师范专业教育。

1937813日淞沪抗战爆发,不久常州沦陷。1938年春,她在母亲的指引下,怀着继承父亲革命事业和抗日救国的强烈愿望,16岁孤身一人穿越沦陷区,拿着父亲的家书为凭证前往上海,历经周折找到中共地下党组织。当时新四军组建不久急需干部,党组织安排她和一批党员、进步青年赴皖南参加新四军。她于1938923日到达安徽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正式参军投身革命,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36日,她在军部受到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南方局书记周恩来的召见,周副主席鼓励她:“好好锻炼,继承父亲的遗志,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继承父亲遗志、做合格的共产党员”成为她一生的座右铭。

在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她先后在新四军教导总队、抗大五分校和华中局党校从事教育工作,后来主动要求下基层,先后担任中共东台县西渣区区委书记和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在抗日游击区残酷、复杂的战争环境中独当一面地开展工作,经受了艰苦的锻炼和生死的考验。解放战争时期,她从事政治工作,先后担任苏皖边区政府财经干部学校政治处副主任和苏北军区(兵团)直属政治处副主任,机关党总支书记。

新中国成立以后,她来到南京,主动要求下基层,担任了南京市一女中(现南京中华学校)校长。在校期间,她正确地执行了党的教育方针和知识分子政策,用共产党人以身作则的形象影响和团结广大教职员工,积极探索教育改革的方法、途径,为后来她担任市教育局中等教育科科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52年,丈夫冯伯华奉调前往当时我国最大的化工企业南京公私合营永利宁厂担任厂长、党委书记,那时工厂正处于战后艰难的恢复时期,工作异常繁重,为支持、照顾丈夫的工作和生活,19539月,她毅然放弃自己所熟悉和热爱的教育事业,调永利宁厂担任厂党委副书记,与丈夫冯伯华和同志们一起共同奋斗,用短短4年时间,克服重重困难,迅速的完成了工厂战后恢复、重建,把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带入产量、利润倍增,重大科技创新硕果累累,人才辈出的良性发展轨道。她为此作出积极的贡献,从此跨入新中国化工事业的大门,开始了40年漫长的化工生涯。

1956年,她调往新成立的化工部工作,先后担任化工设计院人事处长,有机化工设计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她长期从事教育和政治工作,不满足于在化工行业内“外行领导内行”,渴望系统地学习化工科技知识,成为又红又专的领导干部,为新中国化工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19589月,当时她已经是正处级干部,不顾长期离岗对职务升迁的影响,申请脱产到天津大学化工系参加调干学习,调干生的学习内容不能满足她的求知欲望,又申请加入普通本科班学习,经过考试合格获得校方批准,后来转到刚刚成立的北京化工学院有机化工系高分子专业读普通本科。那一年,她已经36岁,是5个孩子的母亲,与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同学们同班学习,困难可想而知。她靠着在革命战争中练就的坚韧和毅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苦读5年,终于以优异的成绩本科毕业。

19638月,她担任刚开始筹建的化工部直属北京合成纤维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独当一面的领导这个国家级合成纤维研究机构的创建。当时合成纤维研究是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急需,是化工科技研究的前沿,又正好是她所学习的专业,她学有所用如鱼得水,倾注全部的智慧和精力,与全所的同志们共同努力,通过近3年奋斗,研究所从当初的几十人发展到近500人,成为一个初具规模和实力的充满朝气的研究单位,正要大展宏图为国家做贡献之际,不幸遇上了“文化大革命”,打断了研究所顺利发展的进程,成为她人生中一件憾事。

“文革”中,她是单位的“一把手”,受到冲击、批判,被打倒、“靠边站”,在单位里打扫厕所、参加劳动,想打倒她的人,通过调查意外发现她居然是张太雷烈士的女儿,所谓“根红苗正”历史清白,想下手却苦于抓不到 “把柄”。

1969年,为了完成军队战备任务,她被“解放”出来,率合成纤维研究所500余人(含400多名科技人员)迁至湖南岳阳云溪,参加解放军总后勤部“2348工程”(现为巴陵石化)建设,担任工程指挥部生产组组长兼设计研究院院长。该工程是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建设的第一个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制造设备、自行安装的,为改善部队士兵着装,生产合成纤维为主的联合石化军需工程,实际上是我国化学合成纤维工业化产业发展的先驱工程。参加三线建设,从首都来到穷乡僻壤的山沟里,靠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生活和工作条件异常艰苦,她作为工程技术总负责人既要率领科研、技术人员克服种种生产和技术上的难关,又要与“文革”中盛行的不尊重科学、蛮干瞎指挥等极左思想作斗争。19715月,工程从炼油、化工、出丝、纺布整个工艺流程全部打通,工程指挥部召开了万人庆功大会,标志着工程建设任务顺利完成,她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2年,为了保障对印边防斗争的需要,中央决定铺设一条从青海格尔木到拉萨的输油管线。当时,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寒冷地带建设千里输油管线在国内尚属首次,也是世界管道史上的壮举。工程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军令如山,必须按期完成。她被任命为该工程设计总负责人。当时青藏公路通行状况和沿线兵站的生活保障条件很差,海拔都在40006000米,她不顾自己已经50岁又身患冠心病,亲自率队上高原第一线考察,研究、审核设计方案,充分考虑青藏高原严酷的自然条件,科学大胆的使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克服种种困难,依靠团队的力量,共同努力提前5个月完成了全部施工图纸的设计任务,为国防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197211月,她调北京先后担任石油化工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化工部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化学工业部科技局)副院长,长期从事化工科技管理工作,主管计划和规划。当时,化工科研机构因为“文革”动乱遭到很大破坏,科研工作多数已经中断。她深入基层科研院、所了解情况,在科研队伍的恢复与整顿、科研布局的调整、科研体制的改革等方面做了许多调查论证、制定方案、组织实施等大量工作,为化工科研队伍的建设和化工科技工作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1980年开始,她先后当选担任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在担任政协委员期间,她深入各地,走访考察,了解情况,为发达地区的发展而欣喜,同时也为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而焦虑,她作风严谨,实事求是,为祖国的建设事业积极献言献策,贡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聪明才智。

研究、宣传父亲张太雷烈士的革命事迹和精神,是她多年的心愿。1980年退出一线工作以后,她发起成立张太雷研究会,协调各方力量,积极推动张太雷研究,倾晚年的全部精力为“广州起义纪念馆”、“常州张太雷纪念馆”的建立和发展,为《张太雷文集》、《张太雷文集续》、《回忆张太雷》、《张太雷年谱》、《张太雷》画册等书籍的出版,为电视纪录片《英才一代青春魂》、《热血英魂》和电视连续剧《大雷雨后》等作品的拍摄、播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她自己出资动员家人参与,在天津大学设立张太雷奖学金并倡议设立《太雷班》,激励天大学子,继承先烈革命精神,争做对国家和人民有贡献的人。

她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与丈夫冯伯华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相知、相恋而结合,几十年来既是爱人,也是战友、同事。他们性情相投,夫妻恩爱,婚姻美满,晚年生活很幸福。1993年丈夫去世以后,她满怀深情地搜集、整理了50多篇战友、同事和亲属的回忆文章, 编辑出版了《缅怀冯伯华同志》一书,寄托自己的思念。

她和丈夫对孩子以身作则、严格要求,经常告诫孩子们:人要正派,书要读好,有知识才干,才能为国家奉献。在他们的影响和教育下,5个孩子都学有所成,在各自的岗位上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贡献的人。她对在皖南事变中英勇牺牲的弟弟张一阳念念不忘,多次去上饶集中营旧址缅怀吊唁。她还在母亲陆静华和姐姐张西屏“文革”中不幸去世后,给周总理写信向组织反映情况,使两人的后事得到料理,最终得到平反昭雪。她对姐姐的5个孩子,竭尽所能的给予关心和照顾;对同父异母的弟弟张芝明,给予了母亲般的关爱。张芝明早年在苏联学习和生活,1965年回到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严重的迫害,导致精神失常,被丢弃在郊区的民政收容所无人问津。在其生母不能尽责的情况下,她承担起照顾弟弟的全部责任,不断通过有关领导和组织上为其改善生存环境,又带领家人在生活上精心照顾长期住院的弟弟近40年。张芝明200810月因病离世,享年81岁。

张西蕾从16岁参加革命,经历了10年革命战争,又在化工战线辛勤耕耘了40年,为了民族和人民解放,为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贡献了自己的一切。2000年,她的口述自传《烛光在前》一书出版,记述了她不平凡的一生。她说:自己的一生没有虚度,每逢重要的人生选择,都不放弃理想追求,迎难而上,把握自己的命运。她又说:从幼年起就有一团烛光在我心中闪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烛光愈加明亮灿烂,给我温暖,给我鼓励,给我信仰,给我支撑。追寻这烛光,我走着自己坚实、无愧的人生。这烛光就是我的父亲张太雷为民众解放事业不懈追求英勇奋斗的崇高灵魂。

亲爱的妈妈,您安息吧!您和所有家族中可敬、可佩的先辈们一样,都是我们后人心中的“烛光”和楷模。                           

 

               张西蕾的子女们

                                          2020218

关闭

Copyright © 2020 张西蕾网上纪念馆